比高:
今晚8:30,准时与大家相遇,感谢战劲兄弟和纵横兄弟的组织
比高:
也感谢黑帽兄弟的引荐,找到了组织
比高:
今天列了一个大纲,全程的分享直播码字,可能稍微有点慢,希望大家为我腾出45分钟左右的分享时间
比高:
我叫比高,玩自媒体有些年头了,2013入场的时候玩公众号的,当时也做了几个号,差不多50万粉丝,只不过做的不是个人IP,是演讲类,销售类,励志类的
比高:
群里面很多老熟人了,可能大家不认识我,但是我经常去大家的公众号里抄作业,学习各位的骚操作,比如王叔的社群玩法,黑帽兄弟的很多项目思路
比高:
过谦和太虚伪的商业互捧环节咱们就省了,进入正题
比高:
主题:4个月4W+私域粉,我是如何通过抖音玩引流的
比高:
我以前是做幕后的,特别不喜欢出镜,写写文章还行,一出镜就很不自在,主要擅长在运营策划这个方向
比高:
之前跟凯哥自媒体搞个人IP,凯哥好像也在群里,我们几年前还一起干过合伙人
比高:
从图文写作者,到短视频创作者,这个跨度一开始完全适应不了
比高:
但是,不做视频,就意味着丢失了很大的主流流量
比高:
就比如今天的抖音,快手,西瓜,这都是主流的大流量平台
比高:
刚开始的时候,我也安慰自己,视频的流量都是垃圾流量,哪有写文章的流量质量高,老子看不上做视频带来的流量
比高:
但是,现实却很打脸,身边玩短视频的朋友,通过主流的视频流量,短短的两三个月就速成
比高:
然后呢,可能自尊心作祟,我还是看不上,心里安慰自己,通过视频速成的流量,守不住的
比高:
但是呢,人家现在吃得很香,直接甩了我几条街,现在跟老纪,郭聪明这些团队的老板一起玩,不跟我们玩了
比高:
才感受到,弱者被抛弃的感觉
比高:
我不知道,在座的各位图文作者,现在是否也持有这种“偏见”
比高:
这个跨度,最大的难点之一,就是图文结构和短视频结构截然不同
比高:
这个就是核心结构
比高:
图文结构:铺垫——核心——收尾
比高:
比如我今天去吃了顿饭,我可能会写:大家好,我是比高,今天我们去意大利餐厅吃顿饭,听说饭菜很好吃,还有很多漂亮的小姐姐(铺垫)
比高:
卧槽,这是我自己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菜了,XXXX(核心)
比高:
吃了这顿饭,感觉很满足,这是一次不错的体验(收尾)
比高:
这一套结构逻辑,在短视频的结构碰撞下,完全行不通,这是我碰的第一个壁
比高:
这个碰壁,不是方法,而是思维层面,对整个内容的认知和结构布局
比高:
同样的一件事,如果是短视频,结构是这样的:高潮前置——核心
比高:
去掉铺垫与结尾,这些都是废话,为什么短视频看多了浮躁,就是因为短频快,观众已经容不下一句废话了
比高:
直接拿出核心,比如:太TM好吃了,这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饭,就是这家XX餐厅,XXXXXX,你一定要来
比高:
其实文案对于图文创作者来说,是很擅长的,带若是死在“内容结构”的问题上,就特别亏了
比高:
你们其实可以在抖音上看看,很多知识IP几十万几百万粉丝,都是抄你们的文案的
比高:
上次跟黑帽聊天,我就说,你的文案,都能养活一个抖音做知识IP的机构了
比高:
黑帽说:上次看到一个抄他文案的视频,讲得太有共鸣了,我TM都快感动得哭了
比高:
其实就是把内容结构,从铺垫——核心——收尾,转换到高潮前置——核心
比高:
这是第一道坎,第二道坎,就是出镜问题
比高:
我跟凯哥比较熟悉,16年就在一起玩了,我是能深深感受到,图文作者对视频出镜的那种“不自在感”
比高:
包括我也是
比高:
但是,IP就真的需要真人出镜吗?
比高:
我刚开始,把IP和出镜划上等号
比高:
导致所有的思维,都走进死胡同
比高:
展现的形式有很多:图文轮播、出镜口播、剧情、文案类、演绎、纪实、Vlog
比高:
但是,IP的定义,是在展现形式之上
比高:
IP不应该受限于某种展现形式,换句话说,展现形式不重要
比高:
我从里面摸出了一个公式,完全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中,玩透IP
比高:
锁定用户——为服务用户而产出内容——从用户需求中引流——从用户强需求中变现
比高:
按照这个公式理解,就不会陷入,纠结于展现形式了,而是完全跳出“展现形式”的盲维
比高:
什么样的内容能服务用户?其实用户根本不在意,你是拍段子,还是口播,还是讲PPT,只要你能服务好他,他真的无所谓
比高:
然后,放钩子引流
比高:
看更多干货,关注我公众号XX
比高:
这种引流,是很蠢的
比高:
他只看这个视频,才不会付出额外的行动成本去看更多
比高:
比较跨APP,对用户的行动成本是极高的
比高:
但如果拿出他的需求,引流效果完全不一样
比高:
我一个视频,播放1万,至少能够我引流300人关注公众号
比高:
有的时候甚至更多,钩子价值高,可能在五六百
比高:
比如,我做了一个影视解说项目的分析,分析头头是道,然后该放钩子了
比高:
如何放?我会站在用户的角度,假如我是一个做影视解说的,什么让我最痛苦?我最需要什么?
比高:
我列出来:1.写稿子 2.没流量 3.版权问题 4.重合问题
比高:
我做了一个需求权重排名,写稿子排在首位
比高:
OK,我花了188,买了3万份影视解说稿,然后当成钩子,放进去
比高:
我做了大概7个影视解说相关的视频,引流大概5000粉丝左右
比高:
另外在变现上,一样切入需求而变现
比高:
他最痛苦的事是什么 ?他最最最最痛苦的事是什么?
比高:
他会为付小额的费用来解决最痛苦的事
比高:
他会为付大额的费用来解决最最最最痛苦
比高:
这是IP在定价环节考虑的事情
比高:
我问过一个做IP的朋友定价,我问他,你定价的标准是如何衡量的?他说,看同行呗,同行定9.9,我就定9.9
比高:
我在这块做了分析,用同行定价,或者是所谓的价值定价,都是不合理的
比高:
特别是知识这个东西,看不见摸不着,你定9999有人说你割韭菜,你定9.9同样也有人说你割韭菜
比高:
他会为付小额的费用来解决最痛苦的事,他会为付大额的费用来解决最最最最痛苦,通过这个切入方式来定价,就会非常合理了
比高:
说一下我的引流成绩和变现情况
比高:
我是从6月24号开始做个人IP的,现在4个月多点,公众号粉丝4.3W,个人好友加了2万
比高:
那时候引流一天就10-20个,特别慢,IP刚起步都很难
比高:
现在平均每天500-800左右,好的时候1500-2000
比高:
前两天抖音被封了几个,数据砍了50%,所以下滑得只有三五百了
比高:
社群变现1500人,之前收费是99,前段时间涨价到199了
比高:
做了13次企业策划,一次6800,然后搞了小班培训,收2500,现在第6期,每期10-15人
比高:
变现情况跟群里大佬没法比,但是一个新起的IP这样,我还挺自我满足的
比高:
说回内容
比高:
关于内容的深度,其实也容易钻牛角尖
比高:
什么叫有深度的内容?其实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
比高:
我认为,好的内容,就这几点
比高:
①.给高纬度用户——提供思维认知
比高:
②.给中纬度用户——提供学习价值
比高:
③.给低纬度用户——提供消遣价值
比高:
高纬度的用户,看了内容就能入深度思考
比高:
中纬度的用户,能感受到学习,有:我学到了,这样的感受
比高:
低纬度,看了就想吐槽,骂娘也行
比高:
当然,如果能3项同时掌握,那就非常地牛逼了
比高:
做知识IP的,很难3个维度都能满足,特别是消遣价值
比高:
所以,青铜上手掌握1项,钻石选手掌握2项,王者选手掌握3项。
比高:
好的内容,不拘泥于形式
比高:
对于创作者来说,找到舒适的创作方式很重要
比高:
什么让你舒适的,就会让你持久
比高:
特别是抖音这种平台,日更才是最关键的
比高:
刚开始,我给自己定很高的标准
比高:
画面来好看,内容要丰富,出镜表现要好,给自己很大的压力,想着,XX做得那么好,我不能比他差吧
比高:
然后几天都搞不出一个作品
比高:
后面我领悟了所谓价值的真谛,找了自己舒适的输出方式——讲PPT
比高:
刚开始播放量惨不忍睹
比高:
每个视频都几十播放,心态有点绷不住
比高:
然后,啥也没管,就TM雷打不动的更新
比高:
内容质量,很垃圾,视频字幕的错别字都没改,有好几个人在背地里嘲讽我,说之前挺牛逼啊,又打造网红,又孵化IP,又搞公司,现在呢,做的内容跟屎一样
比高:
但是,以我做运营这么多年的经验来讲,坚信自己比什么都重要
比高:
在40个作品的时候,做通了,粉丝一夜之间涨几万
比高:
所有作品都爆发
比高:
关于抖音起号这点,后面讲
比高:
做抖音这个平台,也能筛选出高质量的用户的,用户精不精准的问题,实际上就是“筛选动作”的问题而已
比高:
我在抖音上,每个视频都15分钟打底
比高:
有的时候讲不了15分钟,我都努力拖到15分钟
比高:
为啥呢?难道短视频不是越短越好么?我反其道而行
比高:
我试过,短视频引流的用户,和长视频引流的质量,截然不同
比高:
短视频引流来的,都是白嫖党,索取而来,急功近利,增加了我很大的客服成本
比高:
不吹牛逼得讲,我要是不顾用户质量来引流,现在粉丝估计能接近10W
比高:
首先视频长,就筛选掉那些浮躁没有耐心的用户,然后我把钩子放到了快结束的地方
比高:
这个是我的讲究,15分的视频,这个用户能看到14分30秒,他一定跑不掉
比高:
我不叫他给我点赞,他也会点,我对这个很自信,我的抖音一个矩阵铺出去,数据都是点赞和关注,1:1
比高:
通过长视频,反向筛选
比高:
这是对引流质量的一点要求,如果不控制的话,很容易崩,因为短视频引流而来的粉丝质量,和大家写知乎引来的,没法比
比高:
我在变现上面,是不会仰视对方而变现的
比高:
我常跟我的分身(客服)说:咱们站着赚钱
比高:
对方要进群,对方要交钱,先反推,不要过于热情
比高:
适当反推比热情更有用,在变现来说
比高:
然后在后期变现上,大家都很喜欢强调“价值”
比高:
但价值是什么呢?为啥我给了那么高的价值,对方还是说我割韭菜?难道你眼睛瞎了吗,难道你的良心不会痛吗
比高:
价值,并非你的这个东西价值连城,在IP的社交联系上,是“让对方看到你付出了什么”
比高:
我的社群维护助理经常问我,为什么我非得要求XXX,是不是没这个必要
比高:
我说,很有必要,这个有没有价值,不是你我定义的,其实他们只是想看到,我们为此而付出了什么
比高:
价值就像是一片大海里的鱼,你认为鲸鱼才是高价值,但他太小了,他以为鲸鱼是大山,一堆破石头的大山,可能他抓到了一条小金鱼,他才会认为:有所收获
比高:
所以,我们要放鱼,很多鱼,大鱼小鱼,很多连我们都认为没有太大必要的鱼,也放
比高:
关于抖音起号,捅破了就是一层窗户纸
比高:
我的粉丝来源,50%来自抖音,另外50%来自知乎和西瓜
比高:
0基础起号,首先得让自己制作出的内容垂直
比高:
给内容一个标签,比如我的是:项目、运营
比高:
我所有的内容,全部围绕这两个标签来搞
比高:
很多人叫我做 元宇宙的内容,我没搞,就是因为,不是我想要的标签
比高:
这是基础
比高:
然后,起号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自然流起号,另一种是付费流起号
比高:
自然流起号,比较漫长,得有耐心,标签锁定做内容,质量60分,30-40个视频可能就打上标签了
比高:
当然只是可能,有的时候可能要2个月
比高:
这个不确定因素太多
比高:
付费流起号,非常非常简单
比高:
像素级模仿,盯着投放
比高:
比如,你也想做网赚项目这种类型的,你也想打上比高这样的标签
比高:
内容1:1模仿,你也来讲PPT,你也讲项目拆解
比高:
你也上15分钟左右的视频
比高:
你可以把自己当成,比高2号
比高:
但是,文案别抄我的,因为抖音的去重检测很牛逼,别想逃过
比高:
只是话题方向和内容形式模仿,文案原创,内容原创,PPT原创
比高:
做10-15个作品,开始投豆荚
比高:
定向投放,只投我一个人,只投我一个,别听有的人吹牛逼说投几个
比高:
目的很简单,就是要展示给我的粉丝,因为大批量聚集的流量观看你的内容,对打标签的有很强的加速作用
比高:
一个投500,投10-15个视频,80%都会打标签
比高:
投的时候,选粉丝,24小时,时长越长越好,因为只投一个号,有的时候钱烧不完,平台会吃量,瞎跑流量的
比高:
我在杭州那边的新媒体圈玩的时候,跟他们聊起咋起号的时候,像买单哥,皮皮是真的狗,都是这样快速起号的
比高:
我在玩抖音的时候,也这么起号,基本一起一个准
比高:
抖音这层窗户纸,就是——打标签
比高:
成功起了一两个号,接下来做矩阵,就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
比高:
既然投豆荚的目的,就是像把对方的粉丝搞过来,那我把已经起成功的号流量导到新号,不也是一样的概念吗?
比高:
我用这个理念,迅速拉起了一组小矩阵
比高:
你们可以看下视频,导流方式
比高:
就是吊胃口,去我另一个号,评论区和标题都@出小号
比高:
这是我用这种方式,起得其中几个小号
比高:
快的时候,6个作品打标签
比高:
最差的,15个作品打标签
比高:
一般都是9个作品打标签
比高:
一旦打标签,流量稳定在W为单位,然后每个作品都有机会进入爆款流量池,个别的作品就会出现几万,几十万,甚至上百万的播放了
比高:
看是否打标签:用别人的抖音,搜索你的抖音号——进入主页——点开关注旁边的小三角,看推荐的用户是否是同一领域创作者
比高:
蓝V号或者是企业类型的账号,是没有小三角的,所以我在没打标签之前,尽量不认证蓝V,或者转企业号
比高:
当起了多个矩阵号时,一个号带出一个标签号,就很健康,或者几个号集中推一个号,推爆
比高:
我在流量铺设这块,抖音是其中一个渠道,我做运营规划,像知乎我也一直在铺,内容很简单,就是叫个写手,看着我的视频洗稿,发知乎就行
比高:
这个写手忘记把视频的钩子引流去掉了,发了几篇到知乎,然后知乎大号被封了!现在小号也没来得及弄
比高:
另外,头条也在铺设,头条的起号和又完全抖音不同,运营方式还是其他的细节,这里时间有限,就不过多去叙述了
比高:
分享完毕,我是比高,混个眼熟,谢谢大家
博思学社 » 如何4个月通过抖音引流4万网络创业私域流量
常见问题FAQ
- 免费下载或者VIP会员专享资源能否直接商用?
-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,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,请勿直接商用。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,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。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。
- 提示下载完但解压或打开不了?
- 找不到素材资源介绍文章里的示例图片?
- 虚拟产品支持退款吗?